近年來,石嘴山市稅務部門圍繞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優質中小企業發展,全面擴圍“稅直達”梯度培育試點,以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不斷創新優化稅費服務舉措,深入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助力小微經營主體開展“春雨潤苗”等專項行動,助力小微企業不斷攀高圖強。
“若非石嘴山這片沃土,國家出臺的各類優惠政策以及稅務等相關部門的精細服務,我們不可能在短短幾年突破大尺寸晶體材料技術壁壘!”寧夏鉅晶源晶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學鋒手持6英寸鉭酸鋰晶片,語氣中滿是振奮與感慨。
這家坐落于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園的企業,廠房面積不足2000平方米,員工僅10余人,卻是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隱形冠軍”。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國家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和稅務等部門精細服務對小微企業精準滴灌的扶持之力。據統計,2022年至2024年,企業累計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260余萬元,其中享受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8萬元。
時間回溯至2019年,當張學鋒接到研發大尺寸晶體材料的“命題作文”時,心中滿是忐忑。作為5G射頻芯片的核心關鍵材料,彼時這項技術僅在日本實現產業化,國內同類產品質量始終難以穩定。“缺核心資料、無成熟經驗,連相關的專業人才都難以配齊。”張學鋒坦言,研發初期最棘手的,是工業設計、高級焊工等“按需取用”的技術人才需求——這類人才每周僅需投入1小時,全職聘用無疑會大幅提高成本。
轉機源于石嘴山老工業基地的人才儲備優勢。“這里能按小時雇到專業人才,既省了經費,又搶了時間!”張學鋒說,老工業體系留下的人才儲備,讓小微企業不用“養兵”就能“用兵”,這是大城市給不了的便利。不僅如此,國家和地方的政策“禮包”接踵而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專項基金扶持,一連串舉措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在政策護航下,張學鋒帶領團隊開啟了“車間攻堅模式”。數年間,他幾乎把家安在車間,反復調試數據、優化工藝,在數不清的失敗中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企業不僅實現6英寸鉭酸鋰晶片產業化,更在國內率先研制出低溫漂、高機電耦合系數鉭酸鋰晶片,還在全球首次將其應用于聲學芯片制造,產品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如今,鉅晶源已手握9項核心專利,3英寸至6英寸鉭酸鋰晶片量產并進軍5G通信領域,企業借助石嘴山創新政策支持加速推進,向著更高端的晶體材料領域邁進。
“石嘴山給了我們小微企業實現‘蝶變’的力量。國家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和稅務部門的‘陪伴式’服務極大提振了我們創新研發的信心。”談及未來,張學鋒信心滿懷,“石嘴山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孵化器’,我們要繼續深耕晶體賽道,讓‘寧夏造’核心材料走向全國、邁向世界!”(通訊員 韓強)